近视手术后会反弹吗?

很多人常常问,近视手术做了会不会反弹,答案是不会。无论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还是ICL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本身都是不存在反弹的。

 

为什么会存在反弹一说?

一般来说,严格遵守医嘱,术后注意用眼,是不会反弹的,一些人说的反弹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术后角膜伤口愈合的过程中,角膜形态重塑,这些回弹与角膜创伤愈合、修复有关,1-3个月视力基本就能稳定了。

 

二是患者在术后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打个比方,患者通过近视手术矫正了500度近视,就跟成年之后买了一件合身的衣服穿一样,如果自己不再突然长高或长胖,那么这件衣服本身是可以一直穿的,不存在手术反弹的说法。

 

并且如果在术后再次近视,经专业眼科医院系统检查后符合条件,也仍然是可以再次选择手术来矫正的。 

 

所以如何防止术后反弹?

首先,通常情况下,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做近视手术(特殊情况除外),相对还需要高强度用眼且近视度数不稳定的青少年,或者度数每年加深超过50度的近视患者,都是不建议做近视手术的。

 

另外,术后一定要注意健康用眼,无论手术与否,不注意用眼都会造成眼部健康问题。近视手术后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后期根据医嘱合理用药、按时复查,好视力是可以保持的。

原本可以轻松治好,许多人却因它失明

如果问有哪些眼病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需要熟悉了解,那白内障一定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实在是太常见了,我们看一些历史故事:里面上了岁数的人物,虽然身体硬朗,却也已“老眼昏花”。其罪魁祸首很大可能是白内障。

 

什么是白内障?

在人眼内有一个小组件叫做晶状体,正常人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像一个凸透镜,光线可以轻松透过并产生聚焦,因而人眼可以轻松看清物体。白内障则是晶状体变混浊了,光线被阻挡,进而导致看东西的功能受到影响。而随着病情发展,晶状体混浊到严重的程度,光线完全无法透过,人眼就无法看东西了,也就是“失明”,因而白内障是一种可以致盲的眼病。

 

白内障非常普遍

有许多原因可造成晶状体混浊,均统称为白内障。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较常见,也就是俗话说的“老年性白内障”,类似于上了年纪的人头发会趋于花白,人进入中老年阶段,人眼也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升高。甚至可以说:上了岁数,“老眼昏花”无法避免,且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治疗方式很成熟

致盲且普遍,白内障堪称人类视觉的“公敌”。如果把人眼比作相机,那么晶状体相当于镜头,镜头模糊了,要么擦干净,要么换一个。目前,现有科技下还没有办法使混浊的晶状体恢复透明,“擦干净”行不通,因此,治疗白内障有效的办法是“换一个”——用透明的人工晶状体置换掉已经混浊的晶状体。

 

审核专家:武哲明 副主任医师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委员

广州黄埔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近视超过600度,这些运动不要做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般来说近视度数大于600度,被称作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不可大意,虽然它披着“近视”的外衣,但其实往往还有更严重甚至致盲的风险。高度近视的患者,除了看上去更厚的镜片和较差视力的烦恼之外,日常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警惕的地方呢?

 

高度近视为什么会致盲?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高度近视是怎么致盲的。从眼球结构上来说,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更长,眼球更凸,眼球后极部更为扩张,从而可能导致眼底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较非高度近视患者而言,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黄斑出血等的危险性要高很多,严重的情况可能致盲。

 

高度近视能正常运动吗?

不管是度数稳定的单纯性高度近视,还是已经发生病变的病理性高度近视,都要重点关注眼睛的情况,定时复查,防止情况恶化。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极限运动和高对抗性运动,因为外部撞击、眼压升高等因素可能会对原本就脆弱的眼球造成不小的影响。比如蹦极、跳水、拳击、橄榄球等运动,以及游乐场的“过山车”“跳楼机”等刺激性项目,高度近视患者就不要参与了。

 

那是不是所有运动都不能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慢跑、游泳、瑜伽等非剧烈运动是可以适当进行的。当然,对于一些合并其他特殊眼病的高度近视患者,能否运动以及适宜的运动程度仍然需要谨遵医嘱执行。

 

审核医生:

娄底爱尔眼科医院 唐玖鸿主任

做了近视手术,这些问题仍要注意

经过数十年来、覆盖国内外的长时间广区域的应用,近视手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近视矫正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它替代眼镜以矫正近视。但是近视手术作为一种医疗行为,也有其客观的局限性,有些问题不可大意,只有重视才能保持长久稳定的好视力以及良好的眼部健康状态。

 

近视手术是矫正不是治愈

近视手术的作用在于对患者当前存在的近视度数加以矫正,但是近视度数并非一成不变的,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术后度数进一步增长,视力可能又会下降。

 

因此,术前检查的时候医生会详细了解过去一段时间患者的度数变化趋势,只有度数相对稳定才会允许手术。同时,除了术前检查评估度数发展趋势外,也需要患者术后规范自己的用眼行为,万不可仗着自己视力好进行各种不恰当的“毁眼”操作,导致度数加深、视力下降。

 

近视手术没法改变近视带来的眼病风险

近视人群的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并且度数越高的话发病率也会随之提高。而近视手术如前文所说,仅能矫正不能治愈,眼球仍然是近视的眼球,眼病风险仍然存在,并不会消失。

 

因此对于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者即使做了近视手术也需要留意自身的眼健康状态,如果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系统的眼科检查,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1]石一宁, 方严, SHIYining,等.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与年龄和近视度数变化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 20(3):137-141.

白内障术前须知

很多白内障患者在术前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要做白内障手术了,需要注意些什么?白内障手术前会做哪些检查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白内障术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感冒、风寒等,因为打喷嚏、咳嗽可能会影响切口的密闭。同时,要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术前这段时间,记得按医嘱使用抗菌眼药水;充分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合理饮食,尤其在术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手术当天合理饮食,避免过饱或者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另外,在手术当天,尽量不要化妆,并且保持面部和头发的清洁,穿着轻便舒适的衣服,避免穿高领,套头衫等。

 

白内障手术前注意好这些事项,做好术前防护,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利因素,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手术,术后恢复清晰的视觉质量。

 

白内障手术前会做哪些检查?

白内障手术前,我们都需要一整套专业规范的术前检查,来确定您的眼部情况,定制您的手术方案。

 

白内障手术常规的术前检查有20余项,主要分三类:

 

1、明确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检查,如:视力测量、眼压测量、综合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

2、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泪道冲洗、角膜内皮细胞记数、眼部B超等。

3、明确手术方案以及选择的人工晶体的检查,如:眼睛的生物测量、眼部的AB超等,了解患者眼球的长度、角膜曲率、散光等,从而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如果选择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或者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还有一些检查项目,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表综合分析仪以及视觉质量分析检查等。

 

 

通过上述全面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眼部及全身情况,从而定制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检查前一天晚上,我们要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检查当天保持眼部清洁,不要画眼部彩妆,或者喷香水等挥发性物品。

 

文字稿件审核医生:

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秘书 王静

这9个儿童用眼误区,家长容易忽视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当代生活方式及用眼行为的变化,在儿童眼球和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常会受到内在或外来的干扰,影响正常发育,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害。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组织编写的《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于近日正式印发。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0~6岁儿童眼健康,科学防治儿童眼病和视力不良,给孩子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儿童也会得干眼症?

人们通常认为干眼是成年人才会得的眼病,儿童也会得干眼吗?

 

随着近些年来视频终端的普及,以及大量网课形式的教学,再加上全球环境的变化,让儿童也成为了干眼的一类高发人群,那么,儿童患了干眼怎么办呢?

 

儿童不像成人,表达能力有限,即使患有干眼,往往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容易导致家长比较难发现和得知孩子的实际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频繁揉眼、眯眼或眼睛发红、有异物感、灼烧感等不适情况,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反应看东西不清楚,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等, 那么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眼部问题,及时就医。

 

儿童干眼,重在预防

1 、保持合理的用眼习惯,尽量减少看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如果必须使用,应保证每天不超过1小时,同时要多眨眼,促进泪液分泌;

 

2、加强户外运动,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防控近视,还可改善和预防干眼症状; 

 

3、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间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4、拒绝挑食,保持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等的营养均衡,减少零食和含糖饮料。

 

 

参考来源: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角膜科副主任、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秘书、主治医师刘畅的科普视频

别说你不知道,螨虫能导致失明!

螨虫,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令人头疼的存在,哪怕它肉眼不可见,但过敏、炎症等后果,让我们不论是勤清洁还是晒太阳,都想尽量消灭掉它。然而,有一种螨虫,同样是寄生于人们体表,却总容易被大家忽略,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健康隐患甚至失明,却有大多数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它。

 

它,就是蠕形螨。

 

蠕形螨在哪?

不论是毛囊蠕形螨还是皮脂蠕形螨,都能随时进出我们的毛囊和皮脂腺,生活在我们的睑板腺、睫毛囊以及面颈部其他位置,而主要寄生在睫毛毛囊中的毛囊蠕形螨,更是以群居的状态存在着,如此不安分因子这般密集地存在,给我们的眼部健康埋下了不少雷。

 

蠕形螨会导致哪些不适?

实际上,无论找什么巧招妙招除螨、祛螨,追求“零螨虫”的状态都是不太现实的,合理范围内存在的螨虫数量也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但只要螨虫数量在我们的眼内已经达到足够致病的程度,痒、痛、干、红、异物感和莫名分泌物等不适统统会找上门,但这并不是全部。

 

这些时有时无的不适感觉,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更难让大家将病因直指可恶的蠕形螨,这样子日复一日地拖延不治、发展加剧,还可能并发角膜炎,终将对视功能造成损害。

 

如何应对蠕形螨?

应对蠕形螨的起点,自然是及时且准确的诊断——螨虫于眼表诱发的各类疾病很常见普遍、并非杜撰,也均有其医学诊断标准。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眼睑、睫毛等有类似干、痒、红、痛等异样,又独自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的螨虫检查,判断是否已经被螨虫包围,已经到了需要驱螨程度的小伙伴也无需恐慌,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是完全可以处理其引发的眼表炎症等的。

 

当然,如果检查发现已经伴有其他眼表病变,也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哦!

 

参考文献:

[1]张玉平.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六 长期眼红眼痒,可能是螨虫找上了你[J]. 家庭中医药, 2020, v.27;No.285(02):45-47.

[2]李艳鸣. 小心螨虫悄悄”蒙”上你的眼睛[J]. 科学养生, 2016, 38(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