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真的安全吗?医生终于说出了真相

近视手术已经很常见,可不少人纠结大半年仍难下决心。手机里存着十几篇攻略,却在“摘镜自由”和“手术风险”间反复拉扯 —— 羡慕成功案例时心痒,看到风险讨论又退缩,越查越犹豫。

但其实,那些让你纠结的安全问题,答案都很明确。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解答!

近视手术真的成熟吗?

近视手术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3年,准分子激光技术便进入中国1】,开启了近视矫正的新时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激光类手术设备从最初的准分子激光,逐步升级到半飞秒、全飞秒,而ICL晶体植入术也在材料革新与手术精度上不断突破。每一次升级都让手术技术迈向新的台阶,给患者带来更优的术后视觉质量。

数据显示,我国屈光手术量已达150万例/年2】,越来越多近视患者通过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在征兵体检中,《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明确将准分子激光手术列为认可的视力矫正方式,而在对视力要求严苛的航空领域,《民用航空体检鉴定医学标准实施细则》也表明近视手术后满足条件可鉴定为合格——这些高要求场景的准入,正是对近视手术技术成熟度的现实诠释。

近视手术是怎么做的?

对近视手术的担忧,多半源于对过程的陌生。其实现代近视手术的原理清晰、步骤精准,主要分为激光类和晶体植入类:

激光类近视手术就像在角膜上“定制一副无形眼镜”。全飞秒4.0、全飞秒Pro等全飞秒手术是当下前沿的激光术式,整个过程无需制作角膜瓣:先由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精准扫描,形成一个类似透镜的角膜组织,随后通过一个2-4毫米的微小切口将其取出,整体耗时10分钟左右。半飞秒手术则是先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瓣,掀开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完成后将角膜瓣复位。

晶体植入术相当于“植入一枚隐形眼镜”,更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人群。手术时,医生会在角膜边缘做一个3毫米左右的切口,将定制的ICL人工晶体植入眼内。这枚晶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与眼部组织产生排斥,且若未来视力发生变化,还可将其取出或更换。

总之,无论是激光类手术还是晶体植入术,都属于非常微创的手术,而且术前会点滴麻药,术中用开睑器撑开眼皮,所以也不用担心痛感或眨眼等问题。

想做近视手术,怎么做更靠谱?

要让手术更靠谱,这三个环节必须严格把控:

做好术前检查

在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医生会为近视患者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20余项术前检查,从眼部检查数据和个人用眼习惯等多方面来判断近视患者是否可以做近视手术,适合哪种近视手术。

选择合适术式

近视手术没有“最好”,只有“合适”。无论是半飞秒、全飞秒还是ICL晶体植入术,都有其优势和适合人群,没必要执着于某一术式,根据自身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才是明智选择。

重视术后护理

术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用眼卫生,术后1个月内不要画眼妆,3个月内不要戴美瞳,半年内不能游泳,一年内不能潜水。近视手术后一年内要进行6次复查,分别是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从而确认眼睛的恢复情况,千万别偷懒!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支持全球异地复查,不用担心求学、工作、旅游耽误复查。

写在最后

没有任何手术能做到100%零风险,近视手术是否安全,更像一场医患共同参与的“双向奔赴”:医生用专业把控术前检查、术式选择和操作细节,而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坦诚告知眼部情况,严格遵守术后护理。

如果你已经为近视困扰多年,与其在“想做又不敢”的循环里内耗,不如先走进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 —— 让数据告诉你是否适合,让医生帮你分析利弊。毕竟,美好的世界值得被清晰看见,而科学的决策,才是通往“摘镜自由”的路。

数据来源:

1】央广网:各地迎来暑期近视矫正手术高峰 近视矫正手术不会一劳永逸

https://news.cnr.cn/native/gd/kx/20240709/t20240709_526785058.shtml

2】新京报:近视全飞秒手术设备全球仅1家公司生产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87832230129611.html

三伏天眼睛又干又痛?医生提醒:这3件事现在做还不晚

三伏天已悄然过半,一年中最热的“烤”验正当时。

高温高湿,紫外线强、空调房干燥,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受强光刺激、汗水侵袭、干眼症困扰

高温伤眼“三大元凶”需警惕

1.紫外线肆虐:不仅会损伤角膜、晶状体,更会威胁视网膜黄斑区,埋下眼健康隐患;

2.干燥环境作祟:空调+户外热风,泪液蒸发快,干眼症高发;

3.卫生与习惯隐患:天气炎热,出汗增多,用手揉眼易引发结膜炎;游泳时若不戴泳镜,眼睛也将有安全隐患。

 

三伏天科学护眼指南:做好这3件事!

第一件事:防晒!防晒!防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选择早晨7-9点或傍晚5-7点进行户外活动,避开正午强光;

  • 如需在强光时段外出,务必UV400太阳镜,同时戴上宽檐帽(双管齐下防紫外线);如果是小孩子,建议最好戴上符合标准的UV400儿童太阳镜。

第二件事:谨防干眼症

空调房呆久了,容易出现眼干眼涩症状,尤其对于长期面对电脑、身处空调房的上班族,夏季更易受干眼症与隐形眼镜问题困扰:

缓解干眼症状小秘诀

  • 空调房放置加湿器;

  • 请多眨眼,工作间隙,眨眼操跟着做起来!

具体步骤如下:

  1. 轻闭眼2秒

  2. 紧闭眼2秒

  3. 睁眼再2秒

Tips:一次训练一分钟,一天10次眨眼训练,让你全天活力无限! 

第三件事:注意卫生!“隐形眼镜党”尤其要做好“隐形眼镜”护理

  1. 预防感染:游泳时戴密封性好的泳镜,避免泳池水刺激;当出汗汗水入眼时,用干净湿巾轻拭,杜绝用手揉搓

  2. 规范配戴隐形眼镜:摘取前洗手擦干,每日时长不超8时,游泳、午睡必取下;3个月更换护理液和镜盒,高温天建议隐形眼镜与框架镜交替配戴

除了以上3件事,家长们还要注意: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的孩子,暑期面临着户外活动与高温的矛盾,护眼得更有针对性。每天一定要管好娃的屏幕使用时间,牢记「20-20-20」法则每学习20分钟,休息20秒,远眺20英尺(约6米)以放松眼睛。

而中老年人随着眼部机能慢慢退化,本就容易有基础眼病,高温天这些问题还可能变重,护眼得多上心。别总待在又闷又热的地方,也尽量别让情绪太激动。要是突然觉得眼胀、头疼,或者看东西模糊,需立即就医。

附:高温护眼行动清单

爱尔眼科温馨提醒:无论哪个年龄段,三伏天护眼都需牢记避强光、勤清洁、少揉眼。若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暑假狂炫冰激凌,孩子会“吃”出近视?

暑假到了,又到了狂炫冰激凌的季节。

家长们对冰激凌、奶油蛋糕这类高糖食物的“副作用”并不陌生——伤牙齿、促肥胖,但很多人不知道:过量甜食还会悄悄伤害孩子的眼睛。

不过别慌,糖分本身并非“视力杀手”,关键在于摄入量:偶尔浅尝辄止不会直接导致近视,但每天大量摄入就可能成为孩子近视加深的助推”。

吃糖对加速近视发展的三大影响

1、钙质吸收被“拦截”,眼球壁变“软”

  • 过量摄入糖分可能干扰钙的吸收和代谢平衡,而儿童眼球发育依赖钙维持巩膜(眼球壁外层)的强度

  • 当巩膜因缺钙变得薄弱,眼外肌长期牵拉会使眼球从“正圆形”逐渐膨成 “椭圆形”,直接导致眼轴变长(近视的核心病理改变)。

2、造成维生素B1缺乏

  • 维生素B1是糖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酶,高糖饮食大大增加了身体对维生素B1的需求量;

  • 长期高糖饮食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引发眼睛易疲劳、视神经传导障碍,甚至诱发视神经炎症,加速近视进展。

3、晶状体“变形记”,视物模糊找上门

  • 高糖饮食会使血糖骤升,破坏眼内渗透压平衡,导致晶状体吸水膨胀、屈光度增加(类似“天然放大镜”效应);

  • 更长期的影响是:糖分可能加速晶状体蛋白糖化变性,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

 

每天吃多少糖合适?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平时从南瓜、甘蔗、橙子、苹果这些天然食物中获取糖分,而不是人工添加糖的食物饮料,例如可乐、雪碧,巧克力棒、硬糖、软糖等尽量少吃少喝。

 

控糖之外,近视防控还要做好这三件事!

1、把“户外时间”焊在日程表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照射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

2、给用眼习惯装“监控”

目前有一些智能手段,能帮家长管好孩子用眼习惯,例如智能硬件设备干预,智能学习设备,以及少儿视力管理智能眼镜。

这类眼镜通过行为管理智能镜架“管好”孩子用眼行为,通过多区正向离焦镜片“管好”眼轴增长,以此双管齐下,帮助家长做好孩子近视管理!

3、高危人群早干预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编写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强调:孩子近视年增长超过50度(尤其12岁以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 角膜塑形镜(OK镜);

  • 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

  • 近视防控框架眼镜等。

除了以上3种防控手段,还有多焦 RGP 等,接下来一张图带您对比这几种主要近视防控手段的特点:

爱尔眼科温馨提醒:孩子的近视防控不仅是配副眼镜,一定要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根据孩子的近视原因及眼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全方位做好近视管理!

关于近视防控还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暑期娃总揉眼睛?不是小事,一张图教你快速判断

暑假期间,不少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揉眼、眨眼,总说眼睛不舒服。一开始还以为是看电子产品太久,可休息后也没见好转,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倒睫在捣乱!

倒睫长什么样?对孩子眼睛有危害吗?可以自己拔掉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文末附倒睫自测图,帮家长们轻松测试自家娃有无倒睫。

什么是倒睫?

正常的睫毛是向外生长的,而倒睫就是睫毛“跑偏”了,倒向眼球,不断摩擦眼角膜,带来一系列眼部不适。

轻微倒睫可能没明显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眼睛肿痛等,孩子就会频繁揉眼、眨眼来缓解。

 

倒睫不及时处理,危害可不小!

引发感染:孩子频繁揉眼,容易让细菌进入眼睛,导致结膜炎、角膜炎反复发生,加重眼表感染。

损伤角膜:睫毛直接摩擦角膜,会划伤角膜上皮,出现异物感、畏光流泪。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角膜溃疡,影响视力。

影响视力发育:倒睫可能引起散光,婴幼儿时期的散光部分会导致弱视,影响视力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倒睫?

倒睫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主要有两种情况:

单纯倒睫:睫毛生长方向异常,或者下眼睑皮肤压迫睫毛,导致睫毛扫向角膜。

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

  • 先天性: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多见于婴幼儿。

  • 后天性:常由沙眼、眼睑外伤等导致眼睑疤痕收缩,或老年人皮肤肌肉松弛、眼睑缺乏支撑引起。

 

孩子有倒睫,该怎么处理?

根据情况不同,有4 种常见治疗方式:

治疗倒睫的方法有很多,建议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减轻倒睫对眼睛的损伤,避免进一步的视力损害。

 

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婴幼儿睫毛较细软,对角膜损伤较轻,可暂时观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脸型变长,鼻骨发育,有些倒睫是可以恢复的。

但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倒睫情况仍较严重,比如频繁揉眼、眨眼、流泪、怕光、视力下降、睫毛贴在眼球上等,就需要考虑手术矫正了。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睫毛相对粗硬,对角膜损伤更大,及时手术能避免进一步伤害。

 

暑期做倒睫手术,开学前可以恢复吗?

倒睫手术恢复较快,一般1个月左右就能恢复,很多孩子不到1个月就好了,很适合暑期进行。

一般来说,术后第二天需要复查、换药;拆线时间因手术方式而异,切开法约7天,缝线法10-14天;拆线1个月后,要带孩子回院复查恢复情况。

 

夏天做倒睫手术,恢复会受影响吗?

有家长可能担心:夏天天热,会不会影响倒睫手术恢复?事实上,夏季新陈代谢快,反而利于伤口愈合。

当然,夏季高温可能让孩子更易出汗,术后需注意保持环境凉爽、减少出汗,按医嘱清洁眼周、避免揉眼。

 

孩子有倒睫,日常护理要做好这几点!

保持眼部清洁:每天用温水帮孩子清洗眼睛2-3次,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棉球,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眼睑边缘,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揉眼:手上细菌多,揉眼容易引发感染。孩子眼睛不舒服时,用干净的冷毛巾轻敷缓解。

注意睡眠姿势:尽量让孩子仰卧睡觉,侧卧或俯卧可能加重睫毛对眼球的摩擦。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眼睛干燥疲劳,加重倒睫不适,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最后,附一张倒睫和正常睫毛的对比图,供家长们自测:

上图为正常睫毛,下图为倒睫

暑期是关注孩子眼部健康的好时机,若发现孩子有倒睫相关症状,别拖延,及时带去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检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守护孩子的“心灵窗户”!

 

暑假没给孩子玩手机,怎么也近视了?

暑假里,不少家长懵了:明明把手机守得严严实实,可孩子的视力还是悄悄出了问题这究竟是为啥?

看到这里小编真的不能忍——家长!真的别让手机背了所有“黑锅”这些隐形“视力小偷”也要警惕

你还别不信!请仔细往下看,如果孩子近视,少不得要怪你这个“佛系家长”。

这些隐形“视力小偷”

堪比玩手机

不少家长陷入“电子设备=近视元凶”的误区,却忽视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行为才是真凶比如,看书、做作业、拼乐高、做手工、弹钢琴等,与玩手机本质都是近距离用眼,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近视风险会升高。特别是当下流行的电子手表,比手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伤害更大。

其次,不良用眼习惯会加速视力下滑。躺着看书作业本距眼不足33厘米在昏暗环境中读写,这些行为让眼睛承受的压力堪比连续看手机。

最后,饮食习惯也暗藏近视隐患。有些孩子偏爱甜食或者高淀粉食物但长期食用会导致钙元素流失,使近视发生更早近视度数增长更快

 

用眼环境藏陷阱

光线不足是“帮凶”

照明环境的重要性也是不少家庭忽视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国家推荐性标准《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 9473-2022)相关规定学习区域照度300-500勒克斯(lx)但部分家庭餐桌、书桌的光照强度仅相当于黄昏环境

暑假期间,如果孩子长期在这种昏暗环境下学习,会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速疲劳累积。

另外,爱尔眼科提醒自然光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为户外强光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而室内光线即使明亮,也难以达到同等效果。

回归自然是良策

每天2小时户外不可少

防控近视最经济的方法,是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阳光不仅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户外开阔视野还能让眼睛放松,缓解疲劳。家长要坚持在固定时段带孩子到公园、操场活动,让孩子在奔跑、运动保护视力。

 

近视防控没有“单一解药”

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很重要

近视防控没有“单一解药”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首先要告别“手机背锅”思维

暑假期间,在关注孩子的近距离用眼行为,改善照明环境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近视发展四个阶段,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

还没近视做预防,要“远视储备”;疑似近视做鉴别,要“真假近视”;已经近视做控制,要查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高度近视做补救,要高度近视并发症。同时,通过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了解孩子眼睛情况,做好从预防到控制的全过程近视管理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拥有清晰视界。

数据来源:

①新华网,《新华网财经观察丨“护眼台灯”乱象调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53549813375225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