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2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眼科学术大会即将在厦门拉开帷幕,此次学会大会主题为“追光逐梦不忘初心 抗击疫情使命担当”。
作为积极参与海内外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力量,爱尔眼科在年会期间重磅发布抗疫主题展板。分别以“白衣执甲,护山河无恙”“逆行而上,佑万家安宁”“与子同袍,越山川异域”为主线,回顾与讲述了今年抗疫期间,全球爱尔人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共击疫情的英勇担当。
爱尔眼科现场展板
11月19-2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眼科学术大会即将在厦门拉开帷幕,此次学会大会主题为“追光逐梦不忘初心 抗击疫情使命担当”。
作为积极参与海内外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力量,爱尔眼科在年会期间重磅发布抗疫主题展板。分别以“白衣执甲,护山河无恙”“逆行而上,佑万家安宁”“与子同袍,越山川异域”为主线,回顾与讲述了今年抗疫期间,全球爱尔人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共击疫情的英勇担当。
爱尔眼科现场展板
青少年儿童使用角膜塑形镜,一方面白天不用戴镜,另一方面可以减缓近视发展速度。那么,成年人可以戴这种镜片吗?
眼部条件合适,可以
成年人只要检查符合戴镜条件,可以选择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其优势如下:
1、白天不用戴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夜间睡眠时佩戴的硬性隐形眼镜。它通过机械压迫、镜片移动的按摩作用和泪液的液压共同作用,改变角膜状态及曲率,起到暂时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每天早上起床后摘下镜片,白天不用戴眼镜也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力。
2、缓解干眼症状
长期待在空调房电脑办公,或长时间戴软性隐形眼镜、美瞳的打工人,多少会有眼干、眼涩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将白天戴的隐形眼镜转为夜间戴角膜塑形镜,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但如果干眼症已经很严重了,就需要先干眼症,确定泪液情况合适后再验配。
成年人戴角膜塑形镜需注意
1、严重干眼症患者先干眼问题再检查验配;
2、夜间用眼时间多的人群谨慎验配;
3、角膜塑形镜是国家三类医疗器械,一定要前往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验配;
4、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可以有效提升戴镜适应度。
另外,戴角膜塑形镜和戴美瞳一样,需要每日护理。如果嫌麻烦,成年人还可以选择近视手术来摘镜。近视手术发展至今已有八十多年,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帮助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实现裸眼自由。有想法的朋友赶紧先到医院预约术前检查,只要检查过关,摘镜指日可待。
为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发挥社会科普资源作用,梅州市和梅县区科协部门考察并评审梅州爱尔眼科医院为“梅州市科普示范基地”,并于今天举行了揭牌仪式。梅州市科协领导王赢杰一行人莅临我院开展指导工作并参加揭牌仪式。
梅州爱尔眼科医院严若华院长表示,梅州爱尔眼科作为“科普示范基地”,建立了青少年眼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和科学干预的完整近视防控体系,同时从2018年开始实施“青少年视力保护计划”,开展近视防控进校园、“我是眼科小小医生”职业体验和“妈咪课堂”等公益活动。明年将建设一个标准的眼健康科普馆,重点是向广大市民科普眼健康知识,尤其是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全民科普素质提升,引导广大市民科学用眼知识,使所有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梅州爱尔眼科医院通过加强宣传眼健康教育、定期检查、运用眼健康档案、动态监测、教育培训等手段,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为学生们打造健康光明的“视界”,还孩子一个清晰的未来。
如果告诉你有一种隐形眼镜,可以矫正近视,每天不用戴也不用摘,你相信吗?事实上,它真的可以实现,它就是ICL晶体植入术。
什么是ICL晶体植入术?
ICL晶体植入术,如同它的名字,是往眼睛中植入一枚特殊晶体,达到改变屈光力、矫正近视的目的。因为它是植入式的手术方式所以不需要切削角膜,不受到角膜厚度的限制,因而可以矫正更高度数的近视,更适合高度近视人群。
ICL晶体可以用多久?
ICL晶体可使用,如前文所述,也不用每天摘戴。当然,如果视力发生变化使晶体不再适合,或者有其他眼病需要,晶体也可以随时取出,是一种可逆的手术。
植入ICL晶体后,痒吗?
“眼里一枚沙子都觉得别扭,植入ICL晶体会难受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担心晶体植入后,会痒、会有异物感。实际上,ICL晶体由高生物相容性的材质制成,既不会有异物感也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具备较好的舒适性。
如何判断自己能否做ICL手术?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小伙伴跃跃欲试。然而,好的东西经常比较“高冷”,想做ICL手术可能还得看看条件是否符合。术前有诸多项目需要检查,比如测量眼压、视力、检查角膜、眼底……以此来判断患者符不符合手术条件,并根据眼部条件评估术后效果。
怀疑眼睛近视,反应是配眼镜?
视力模糊看不清,就一定是近视?
一张验光单就能配镜,
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
……
在这些问号里,有没有想过,
会有别的答案?
近视分真假
近视,多是眼轴变长、角膜变弯,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主要表现为看近清楚、看远模糊。可通过配镜或近视手术改变光线折射角度,将焦点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而长时间疲劳用眼,引发的睫状肌调节紧张或痉挛,也会产生与近视类似的症状,但因为眼轴长度没有变化,所以是假性近视。通过药物放松调节,视力有望恢复。倘若此时贸然配镜,反而“弄假成真”,促使近视发生。
看不清不一定只是近视
诚然,视力下降是近视眼的主要表现,但并不代表视力下降就一定是近视,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能引发视力下降。
青少年儿童多发的假性近视,或小儿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等眼病都会有视力下降的表现。如果简单认定为近视,反而会耽误疾病,导致病情加重。
对成年人来说,突然的视力下降更不可掉以轻心。除了近视外,还有可能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底疾病。需尽快到院检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若诊断为近视,也要及时矫正,避免向高度近视发展。
单凭验光单配镜不合适
有些人新配的眼镜,戴不多会就头晕眼胀,这可能是验光出了问题。近视配镜建议优选医学验光,通过更系统全面的检查,充分了解眼的屈光度、视功能、眼轴、眼位、角膜曲率等各项数据,同时结合用眼习惯开出配镜处方,确保新配眼镜戴得既清楚、又舒服。
花开花谢、生老病死是逃不过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需要面对身体的衰老和机能的下降,甚至一些疾病也会悄然找上门来,眼睛也不例外,即使是非常健康的眼睛,随着进入老年阶段,也会有一种致盲眼病随时可能找上来门来,这个眼病就是白内障。
年纪大了头发会白,那眼睛呢?
头发变白是人步入老年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人体还有些其他器官组织发生变化,人眼中的晶状体便是其中之一。如果把人眼比作照相机,那么晶状体对应的则是镜头,它是透明的,能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与舒张改变屈光度,形成变焦的效果,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晶状体弹性减退,老花眼开始出现,另一方面,晶状体老化,由透明变得混浊,将影响光线的透过,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随着混浊程度的不断加深,对视功能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失明,这就是白内障的发病原理。一般而言,白内障常见于中老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不断提高。
手术是有效方式
白内障的发生很难避免,并且直指失明,但我们并非无能为力,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目前医学已掌握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且已非常成熟——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替换为透明的人工晶状体。必须注意的是,晶状体混浊无法逆转,滴眼药水等方式均无法使其恢复透明,手术置换晶状体才是有效的方式。
目前人工晶状体也不断得到优化更新,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现有的自然视觉三焦晶体,能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用眼需要。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一看书就头疼眼胀,阅读时总是看串行,近视戴了眼镜也常感眼疲劳,还有一些小朋友配了眼镜近视度数依然加深很快……其实,这有可能是视功能出了问题。
怀疑视功能有问题怎么办
首先,需要到院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检查眼的调节、集合与综合能力。对青少年儿童来说,通过这项检查不仅可以找到近视发病的原由,还可以科学预测近视发展趋势。如果检查结果有异常,医生会结合个体情况,提供相应的近视矫正或视功能训练方案。
为什么要做视功能训练
就像我们平时通过跑步、打球、瑜伽等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样。通过视功能训练能增强眼睛的调节和聚合能力,锻炼眼球运动的协调能力,从而增强眼睛的“体质”,提高视觉功能。
很多近视加深较快、双眼视功能异常、视疲劳、有阅读障碍的人通过相应的训练,可以有效恢复视觉功能,减轻视疲劳,起到一定的近视控制作用。
哪些人适合做视功能训练
● 近视增长较快并伴有视功能调节、集合异常的青少年
● 近距离用眼不能持久的人
● 阅读时容易串行的人
● 患有斜视或斜视术后的人
● 眼科术后人群
视功能训练在哪做
双眼视功能训练的地点和场所要根据训练项目而定。例如部分调节功能的训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使用器械进行;但要用到大一点的设备,例如同视机,就要在医院训练。
另外,视功能的训练不仅需要科学的方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切不可有一点效果就自行中断,需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后,根据训练的效果确定不同时期的不同训练方案,以便更好地恢复视觉功能,获得更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
青少年儿童发生近视后,随着眼球的发育,每年的近视度数会随之逐年增长,直至18岁以后趋于稳定。发生近视的年龄越小,若不做好近视防控,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几率也就越大。
01
一旦发展成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孩子不仅要面对更厚的镜片,还会在择业就业方面多有限制。更重要的是,高度近视眼往往会增加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为其终身眼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02
虽然高度近视眼一样可以通过戴眼镜、近视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其存在更高的眼底并发症风险却不会改变。
比起中低度或者没有近视的朋友,高度近视患者——
● 青光眼的发病几率增高 |
● 白内障的发病几率增高 |
● 如果度数大于800度,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增高 |
除此以外的差异和影响还有——
● 高度近视患者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更高 |
● 有近视遗传基因的孩子,近视发生的年龄更早,增长速度可能更快 |
● 中低度近视一般会在成年后度数趋于稳定,而高度近视患者的度数可能还会增长 |
● 高度近视常伴有眼轴增长,导致眼睛更易变形、眼球更显凸出 |
● 眼轴变长还可能牵拉视网膜,引发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系列眼底病变 |
● 高度近视眼发展为病理性近视的概率更大 |
因此,从孩子3岁开始,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视光检查非常重要。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用眼负担较大的阶段,科学干预,及时防控近视,让没有近视的孩子不发生近视,已经近视的孩子控制度数快速增长,从而避免向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