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斜视只影响美观?远远不止!

或许,有家长认为:孩子斜视只不过看起来不太美观,不算啥大毛病,没必要看医生;

又或者,有家长觉得:孩子还小,等再长大些,眼睛发育完整了,再去医院治斜视,治疗更保险……

此时,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抱有相同的想法?小编很严肃地告诉你:大错特错!

要知道,斜视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但它可能产生的危害,绝不只影响美观。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

通常,根据斜视融合功能的状态,有显性、隐性之分。

斜视的危害有哪些?

01

影响全身骨骼发育畸形

一些患有麻痹性斜视的孩子,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歪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医学上称“代偿头位”。长期的“代偿头位”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的畸形,造成脊柱侧弯及面部歪斜等。

02

外观异常影响心理健康

斜视严重影响美观,患有斜视的小孩或被同学、朋友起外号,这样难免给孩子心理健康蒙上阴影,从而造成其孤僻、自卑及反常的心理

03

视觉功能受到损害

斜视患者大部分都易形成斜视性的弱视,导致斜视患者的视力都比较差。即使斜视患者的视力正常,但看东西时,由于一眼偏斜,仅仅能用一眼注视目标,视野远不如正常人开阔,更重要的是斜视患者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所以,患有斜视的小孩如果不及早诊治,将来或因视功能缺陷做不了精细工作高考填报志愿会受到影响从事许多专业也会受到限制,例如:驾驶、绘图等。

家长如何发现孩子斜视?

由于斜视的病因复杂,涉及眼睛调节功能、家族遗传等多种学说。有的婴儿出生时就存在斜视,有些出生几个月后出现斜视。

那么,家长如何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孩子斜视呢?请看以下四点:

1、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易涣散、外飘、上飘

2、畏光,阳光下爱眯眼

3、因视物缺乏立体感,下楼梯慢,易磕碰

4、歪头视物,易视疲劳,阅读时串行、落字

斜视治疗要趁早!

爱尔眼科提醒:

斜视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斜视治疗要趁早!!!3岁以前,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发育较快,通过屈光矫正、正位视力训练、手术矫正,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超过12岁可矫正外观,但视功能的恢复就相对困难。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眼偏斜的情况,应及早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视功能损害。对于成人斜视患者来说,虽然斜视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难以恢复,但通过斜视手术依然能矫正眼位,改善外观,令患者提升“颜值”、重拾自信

消失的它!老花眼突然不花了?

提起“老花眼”大家都不陌生,通常表现为看远不受影响,但看手机、书报等近处时看不清,需要拉远距离来看。“老花”又称为“老视”,是人们进入中老年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

如果突然看近处清晰了,仿佛症状减轻了,是不是意味着“老花眼”不花了?真的是这样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觉得老花眼消失了,是怎么回事?

谭泳昌主任指出,这有可能是白内障引起的。在白内障早期,由于晶状体的密度增加,逐渐变浑浊,使得眼球的屈光状态缓慢地向“近视”转变。老花镜是用“凸透镜”矫正,而近视镜是用“凹透镜”矫正,两者一叠加,看近处的东西反而变得清晰,仿佛原本的老花眼症状减轻或消失了。其实背后真相是患上了白内障。

白内障还有哪些症状?

A

除了老花症状减轻外,出现以下几点情况也需警惕是否为白内障。

视物逐渐模糊。视物模糊是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有时还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或者觉得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白内障患者如果在夜间开车,会因对面来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到不适。

眼前出现暗影。眼前暗影也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白内障初期,患者眼前可能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它与玻璃体混浊所引起的飞蚊症有所区别,后者的暗影是可动的,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昼盲或者夜盲。若晶状体混浊先在中央部开始,当白天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而出现昼盲;如晶状体混浊位于周边部,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负责夜视觉的,因而会出现夜盲现象。这也是白内障早期症状之一。

色觉异常现象。生活中人眼看灯光时,在灯光周围会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类似夏天的彩虹,医学上称之为“虹视”。当“虹视”现象增多,也可能是早期白内障的症状之一。

 

白内障该如何治疗?

白内障也就是混浊的晶状体,几乎是没法被逆转的,而目前没有针对白内障的特效药物,不要轻信宣称治疗白内障有奇效的药品或保健品。

谭泳昌主任提醒,手术是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如果任由白内障发展,进展到晚期的白内障可造成眼睛完全失明,因此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当有白内障以外的疾病时,应该根据手术方法和全身状态来决定手术时机,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当咨询专业眼科医生。

改“斜”归正,要趁早!别浪费暑假“黄金期”,快快“练”起来

亲爱的家长,暑假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分水岭”。

请一定要减少孩子使用电脑、电视、手机的时间,监督孩子正确科学用眼,避免孩子长时间歪头斜脑看书,近距离伏案写作业……

因为孩子一旦出现双眼视觉异常,就麻烦了!

与双眼视觉异常相关的症状有哪些

双眼视觉异常通常会引起头痛、眼睛疲劳、眼痛、视力模糊偶尔复视等症状。此外,还会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立体视觉和深度知觉。其中包括内斜视,斜外视,先天性斜视,遗传性斜视,调节性内斜视,交替内斜视等。其他可能导致双眼视觉不佳的还有散光,近视,远视,眼球震颤,白内障等。

显性斜视

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和恶心;由于驾驶或阅读困难而引起的焦虑;视物重影、深度感差,走路不稳,容易撞到墙壁或物体;阅读时难以集中注意力,阅读时间不持久,易疲劳。

由此,及早发现孩子视觉功能是否异常很重要,家长们平时可以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动作

不过,家长也不用担心,双眼视觉异常并非无法解决,合理科学的视觉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视功能,缓解症状。

什么是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亦称视觉治疗,是指利用光学或心理物理学等方法,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患者特定的视觉状况,制定出一系列训练方案。通过训练双眼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两者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改善及治愈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阅读障碍等双眼视觉疾病,达到舒适、协调使用双眼的目的。

@家长们 这里可能有你不知道的近视防控小贴士

随着在校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不断增高

很多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近视问题

特别是在暑假

仍有孩子学业压力很大

眼睛得不到休息

或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电子产品

户外活动少之又少……

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

那么,家长们对科学近视防控的“了解”究竟有多深呢?接下来,跟着爱尔眼科的专家一起GET近视防控小贴士,别在防控近视的路上走偏啦!

1.为什么会近视?

遗传

同等条件下,相比父母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父母一方有近视,孩子近视的情况要高出2.1倍左右;父母双方近视,孩子近视的情况要高出4.9倍左右。

年龄

儿童期、青少年期2个时间段是近视形成的高峰期,如果用眼过度更容易诱发高度近视。

环境

长时间、近距离地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使得眼睛一直处于疲劳、紧张状态,容易诱发高度近视。

2.如何预防近视?

良好的家庭光照环境

用眼时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晚上读书写字时,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要同时使用,并正确放置台灯,营造舒适的读写环境。

改善近距离用眼姿势

很多孩子在读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孩子在阅读、书写时应做到“三个一、不偏头”。

“三个一”就是“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一个拳头的距离);一尺,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的距离);一寸,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

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如今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家长要监控好孩子的用眼。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应控制在20到30分钟内,然后眺望远方20英尺,至少放松眼睛20秒。

增加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大自然光线可刺激眼球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而不是集中在周末长时间户外活动,即使是阴天的户外活动也有近视防控效果。

3.近视防控误区

近视了戴眼镜,度数会加深

近视不戴眼镜处于看不清楚的状态,引起调节混乱,长期可能导致近视度数不降反而增加。

戴眼镜眼睛会变形

眼睛变形并不是戴眼镜造成的,而是近视本身造成的眼轴拉长。

近视没关系,激光治疗一劳永逸

激光治疗相当于把近视眼镜戴到眼睛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而且不是人人都合适。

4.保健眼睛有妙招

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按摩与眼部相关的穴位来刺激血液循环,做对了眼保健操对缓解疲劳、减少调节障碍有积极作用。但单纯靠眼保健操预防难以抵抗长时间持续看书、使用电子产品等所导致的过度用眼负荷。

均衡饮食 控制甜食

儿童青少年处于发育期需特别注意饮食均衡,同时青少年儿童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的伸展很大,巩膜质地坚硬且具有弹性,糖分摄入过分,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降低了体内钙含量,有可能使眼球弹力减弱,助长近视发展。

父母高度近视真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600度是高度近视吗?

– 高度近视是指,超过600度以上的近视 –

近视发生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孩子发生高度近视的几率大于非高度近视父母。

(2)客观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若长时间看电子产品、阅读姿势不正确、阅读环境照明亮度不足、阅读距离过近等因素容易导致孩子近视,若不及时控制,极易发展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如何防控?

1.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使用“20-20-20”护眼方法,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处至少20秒钟。

2. 多参加户外活动,尽量保证每天1-2小时“目”浴阳光。

3. 幼儿眼睛还未发育完全,不建议其较早接触电子产品。

4. 建议每半年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一次眼健康检查。

5. 如已经确诊为近视,请根据专业建议选择合适的视力矫正方案。

高度近视如何选择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种类多,通常可分为激光类近视手术和ICL晶体植入术。这两种手术方式不管是哪种,600度以上的近视都可以选择,其中ICL晶体植入术适合50-1800度以内的近视。

近视度数过高的小伙伴,若无法接受激光近视手术,也并不意味着就失去了手术矫正的可能,因为除了可能不合适的激光近视手术之外,ICL人工晶体植入术算是高度近视者的福音。它适合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以及角膜薄等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人群,属于“加法型”近视手术。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削角膜,从一个微小的切口向眼内植入一枚柔软的人工晶体,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ICL晶体植入术具有不改变眼球组织结构和形状且有可逆性、术后干眼反应更少、视觉质量好等优点,符合ICL晶体植入手术条件的小伙伴均可考虑。

单眼近视另一只眼远视怎么办?

两只眼睛度数不一样,我们称这种屈光不正为屈光参差,尤其对于那些双眼度数相差大于200度或一眼近视另一眼远视的屈光参差患者,及单眼近视的患者是可以做激光或ICL晶体植入术矫正近视的。
因为屈光参差患者很难用普通眼镜框架眼镜矫正,两眼视网膜像相差较大,难以获得双眼视觉平衡,戴镜后有的也会感到极不舒适。而激光或ICL晶体植入术可以矫正双眼的屈光不正,使得患者重新获得好的矫正视力和视觉质量,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2分钟自测:你适不适合做近视手术?

在爱尔眼科,为了对近视患者的眼睛负责,并不是只要你想、只要你给钱,我们就会给你做近视手术的。在手术前,爱尔眼科会为近视患者进行20余项术前检查,使医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近视患者的眼部情况,从而判断适不适合做近视手术,更适合做哪种近视手术。

如果你属于以下这3种人,那么你可能暂时不适合做近视手术,快来自测一下吧!

01、年龄未满18岁,近视度数欠稳定

通常来说,我们建议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不要做近视手术,未成年人的身体还在生长发育之中,视力有可能还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近视手术,有可能会出现手术矫正现有视力后,因为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又增长出新的近视度数的情况。

当然,未成年人并不是近视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如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做近视手术,比如高考、择业、高度屈光参差、一些需要激光治疗的角膜疾病等等,可以在跟医生充分沟通后,在病人及家属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手术。

02、不适合做近视手术的眼部、身体疾病

有一些眼部疾病也属于近视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比如圆锥角膜或者其他类型的角膜扩张、重度干眼症、眼部活动性病变或感染、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尚未控制的青光眼、影响视力的白内障等。除此之外,角膜厚度不符合要求的近视患者也不适合做激光类近视手术,可以通过检查确认是否可以选择ICL晶体植入术来矫正视力。存在严重眼底疾病的人也不适合做ICL晶体植入术。

存在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精神症状,或者患有无法配合检查和手术的疾病,如癫痫、癔症等。

03、妊娠、哺乳期女性

正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由于身体里的激素会与平时不同,因此暂时建议不要做近视手术。但是一般来说,等哺乳期结束就可以正常手术了。

如果想做近视手术的你没有上述情况,恭喜你,可以前往眼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术前检查。

请注意一定要选择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这非常重要,一个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会严格检查、判断合适的手术方案,也有充足的手术方式供患者选择,在爱尔眼科通过20余项术前检查,医生结合眼部数据及用眼习惯为您全程定制近视手术方案,同时拥有超多的近视手术方式,总有一款适合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