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麦粒肿?
傻傻分不清楚!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您:
霰粒肿并不是麦粒肿
霰粒肿?麦粒肿?
傻傻分不清楚!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您:
霰粒肿并不是麦粒肿
“ 能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水都有哪些啊?”
想要知道眼药水到底能不能治疗白内障,首先要了解白内障的成因是什么?
白内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晶状体混浊,从而阻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觉功能受到影响。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晶状体混浊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患者失明。
而晶状体一旦变混浊是无法逆转的,网传的眼药水、针灸、护眼操等等都无法改变混浊的现状。只有通过手术,用透明的人工晶体置换掉混浊的晶状体,才是治疗白内障的可行方法。
尽管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方法,但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护眼睛并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1、出门时可以戴墨镜或者有帽檐的帽子,减少紫外线的照射;
2、饮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深色的多叶蔬菜;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例如在家中或办公室可以使用更明亮的灯光,避免在昏暗环境中用眼
倒睫的高发人群是哪个群体?
倒睫的治疗误区是什么?
01
拔倒睫
很多人认为只需要简单拔除就能解决倒睫问题,部分家长甚至自己都“敢于”拔除孩子的倒睫。但这样做只能短期缓解倒睫的不适,拔除之后2-6周后就会复发,并且在拔除过程中常常会留下一些锐利的根部,重新生长出来的睫毛也可能会更硬,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刺激症状。
02
贴胶布
除了“拔”睫毛,还有人期望通过贴胶布来矫正倒睫,但睫毛贴粘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撕开胶布贴可能会损伤皮肤,反复撕、贴牵拉皮肤还会加重皮肤松弛。
03
烫睫毛
尝试烫睫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倒睫并不是睫毛本身的问题,比如常见的是由于睑内翻所引起的倒睫,烫睫毛不但没用,还容易造成眼部损伤。
01
倒睫不明显,刺激症状也不重,可以定期到医院眼科复查(一般3-6个月1次),判断后续是否需要治疗。
02
少量的倒睫,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03
伴有睑内翻的倒睫,则需要做睑内翻矫正手术治疗。
很多想做近视矫正的朋友,在进行术前检查之后,却发现患有圆锥角膜或疑似圆锥角膜,因而被告知不能进行激光近视矫正。
很多人都会疑惑,圆锥角膜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病?它有哪些危害?小爱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圆锥角膜??
近视百科
圆锥角膜,是一种眼角膜外凸的变性疾病,以角膜中间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该病多发于青春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如长时间紫外线照射)、经常揉眼等多种风险因素有关。
01
症状表现
视力模糊、下降,以近视、散光(度数往往较高且不规则)为主要特征,且多呈进行性加剧,病情严重时会角膜穿孔、溃疡,甚至导致失明。
02
诊断依据
需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根据病史和典型症状,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检查、角膜生物力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03
诊治方式
早中期一般采取戴镜矫正,如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RGP),晚期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角膜胶原交联、角膜基质环植入、角膜移植术等方式来矫正视力。
圆锥角膜为什么不能做激光近视矫正?
激光近视矫正主要是通过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组织的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而患有圆锥角膜的人本身角膜就很薄,如果再切削的话,角膜的抗张力性能会更差,更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于疑似或确诊的圆锥角膜,相关专家也给出明确规定,这是激光角膜屈光矫正的禁忌症之一。
温馨提示 Tips
被诊断为圆锥角膜的近视朋友也不要失望,虽然不能做激光近视矫正,但是通过施行胶原交联术稳定角膜形态后,经过医生的诊断,符合条件者还是可以做晶体植入来矫正近视。
激光近视手术
首先,你要知道激光近视手术,在眼睛哪里做手术!
激光类近视手术属于目前主流近视手术中的其中一种,包括了全飞秒、半飞秒等近视手术,通过激光来切削角膜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原理也就是在角膜上制作了一副“凹透镜”,和我们带的框架眼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激光近视手术只动了眼球的前端部分。
手术中眼睛,控制不住怎么办?
术前训练:在手术开始之前通常会进行术前的注视训练,方法如下:
平卧于床上,用左手盖住左眼(左眼一定要睁开),举起右手并伸出食指,右眼凝视食指30秒~1分钟。
然后交换,用右手盖住右眼(右眼一定要睁开),左眼凝视举起的左手食指30秒~1分钟。如此,一天反复训练几次即可。
眼表麻醉: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会给我们的眼睛做表面麻醉。在眼球表面轻轻滴上几滴表面麻醉眼药水,能消除术中产生的疼痛及不适感,达到麻醉效果。
注视绿灯:在手术中,进行激光扫描的时候,应该直视正上方的绿色注视灯光,保持30秒左右。
如果绿色注视灯光消失,也不要擅自行动,而应该保持原先的姿势,等待医生的下一步指示。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开睑器来固定眼球,防止眼球移动。
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潘泽军副院长提醒:手术过程中要自然地睁开双眼,千万不要用力挤眼或者转动眼球,听从医生安排,不必过度慌张。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小伙伴跃跃欲试。然而,近视手术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想做ICL晶体植入术可能还得看看条件是否符合。
一般在术前有二十余个项目需要检查,比如测量眼压、视力、检查角膜等等……以此来判断近视患者符不符合手术条件,想做近视手术的小伙伴,不要忘记术前检查哦~
问:“医生,为什么我的眼角长出了一块白膜还时不时地发红、畏光?”
答:“这是翼状胬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肉”。
那么,什么是翼状胬肉?
对我们的眼睛有什么危害?
翼状胬肉应该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翼状胬肉】
胬肉,因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
翼状胬肉是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一种慢性眼病,常见于眼球内侧或外侧,也可能同时存在,较小时影响不大,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影响视力,出现视力下降、眼部干涩刺痛、眼部发红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致盲!
【为什么会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被称为“眼睛慢性杀手”,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视力,等到察觉时,往往视功能已经受损。
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风尘、烟雾的长期慢性刺激,以及眼部慢性炎症相关,户外工作人群及中老年人群都是高发群体。
【得了翼状胬肉怎么办】
目前,针对翼状胬肉尚无特效药物,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一旦发现自己患上了胬肉,应该定期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专业治疗。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延缓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01
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紫外线刺激,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治疗;
02
保障充足的睡眠,生活规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
03
在户外工作者或喜爱户外活动的人,外出应佩戴防紫外线的眼镜,避免强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