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若华

每周一、三、六上午坐诊

擅长领域:

从事眼科工作20余年,擅长飞秒激光矫正近视手术;ICL植入术矫正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现已完成三万余例白内障手术。并有娴熟的抗青光眼术、眼外伤视功能重建术、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术、眼底外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眼科显微镜外科技术治疗各种复杂疑难病症;同时对小儿斜视、弱视和儿童眼表疾病、眼底病、老年眼病的诊治和白内障的防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荣誉简介:

  • 岭南名医、中山大学医学硕士、眼科主任医师、现任梅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
  •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屈光手术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
  • 广东省眼健康协会儿童青少年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 梅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梅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库专家
  • 梅州市残联康复协会视力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梅县区第二届政协委员

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出版医学专箸1部,四次获科学技术奖励,发明两个国家专利。

RGP

  

 

  硬性角膜接触镜: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缩写为RGP(RGP即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的英文缩写),RGP所含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与软性隐形眼镜相比,既提高了透氧性,又保证材料的牢固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湿润性和抗沉淀性。它对青少年真性近视和圆锥角膜的控制、矫正效果经受了国内外眼科医师多年的临床验证,并得到了肯定。近年来,由于高Dk值(透氧系数)、高弹性模量、亲水、抗沉淀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硬性角膜接触镜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

  适应群体

  1 近视、散光、远视、屈光参差。

  2 高度近视、远视、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屈光参差及由此导致的屈光性弱视。

  3 圆锥角膜等角膜变性以及角膜瘢痕、眼外伤术后、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移植术后等角膜形态明显变异的疑难性屈光不正。

  4 先天性白内障、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

  5 青少年近视的控制。

  6 青少年角膜散光的控制。

  7 长期配戴SCL(软性隐形眼镜)引起严重缺氧反应或引发GPC(巨乳头状结膜炎)而又不愿意放弃接触镜者。

  8 先天性小角膜、小眼球、无虹膜症,眼球震颤、白化病、马凡氏病等患者。

  9 针对某些特殊眼病可与SCL组合成Piggyback Lens戴用。

  不适群体

  1 有急性角结膜炎、重度干眼患者及翼状胬肉等一般SCL禁忌症。

  2 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以及化学制品环境。

  3 长期从事剧烈、对抗性运动者。

  4 眼睛高度敏感,不愿经历一周适应阶段者或仅运动、娱乐等时间使用的短暂配戴者。

  5 飞行员、消防员等特殊职业者。

  6 甲亢患者、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

  7 个人卫生习惯差、依从性差者。

电脑族们要多眨眼可预防干眼病

  春天是各种眼病的多发季节,长期面对电脑的白领,更容易中招。电脑族们长时间面对电脑,会引发干眼病。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肖耀庭院长介绍说:“眼部会产生泪液,泪液作为一种天然营养物质,含有保护眼睛的营养成分及杀菌的酶类,眨眼时泪液随之均匀分布在眼球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起润滑作用的泪膜,随着眨眼而不断刷新,并保持着眼睛湿润。一旦泪液的分泌及蒸发出现异常,就会产生眼部不适等症状,即干眼病。”

  引发干眼病的因素相当多,通常人的眼睛每分钟要眨眼10~20次。而当专心阅读或看电脑时,眨眼频率会明显减少到每分钟5次左右。“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缺乏适时地眨眼或让眼睛休息,影响了双眼的泪液分布,导致干眼病。因此,提醒自己保持每分钟眨眼10~20次就可以预防。”

  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年轻人应该多眨眼,每隔一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一次。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A、B 1、C、E的摄入。为避免荧光屏反光或不清晰,电脑不应放置在窗户对面或背面,环境照明要柔和,如果操作者身后有窗应拉上窗帘,避免亮光直接照射屏幕,反射出明亮的影像造成眼部疲劳。在电脑旁放一杯热水,增加湿度,便可有效地缓解眼睛不适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