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白内障偷走你的光明,了解是第一步!
白内障是一种眼球中晶状体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混浊导致视觉障碍的疾病。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
白内障
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
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白内障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
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
后天性白内障
后天性白内障又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药物性白内障及中毒性白内障
增加白内障风险的因素
年龄增加
青光眼患者
高度近视者
糖尿病、半乳糖代谢障碍、钙代谢障碍等与代谢性白内障有关
强光刺激、过度日光照射
吸烟、酗酒
肥胖、营养不良
有眼部外伤史、炎症史或手术史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缩瞳剂等药物
白内障的初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随病情发展,会出现视物模糊、复视、近视、眩光等症状,并可能导致患者完全失明。提醒需要注意的是,白内障不具有传染性。
白内障的多样症状
视力下降
晶状体周边的混浊可以不影响视力,而在中央部的混浊,即使范围很小也会严重影响视力。
患者在强光下时,由于瞳孔缩小,进入眼内的光线更少,视力反而不如在弱光下好。
当晶状体严重混浊时,视力可降至仅有光感甚至失明。
对比敏感度下降,视物模糊
在日常生活中,人眼需要分辨边界清晰的物体,也需要分辨边界模糊的物体,后一种分辨能力则称为对比敏感度。部分白内障患者有可能视力下降不明显,但是对比敏感度显著下降,即视功能减退。
屈光改变
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屈光能力增强,出现“核性近视”,对于老年人反而出现原有的老视减轻;
发生白内障后,晶状体各部混浊程度不一,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不同,可导致“晶状体性散光”。
色觉改变
混浊晶状体对蓝光吸收增强,使患眼对这些颜色的敏感度下降;此外,晶状体核颜色的改变也会影响色觉。
其他症状
单眼复视或多视;
视野缺损;
眩光,即对太阳光和灯光等亮光出现不适应,甚至面对强亮光时丧失视力。
当患者突然出现视力的改变(如视物模糊、复视、眩光等)、突发眼痛或头痛时,需及时就诊。特别是5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家族史者、炼钢工人、电焊工人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2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